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薩剌瓦克人文筆記:走走墓山,看看過去,關懷歷史成邦江壽山亭五一考察側記

/吳誥賜
        2009年勞動節,上午7時正,我以砂華族文化協會副秘書的身份,號召了16名聖錄中學華文學會的學生,到砂巫路壽山亭華人墓上進行考察。壽山亭是成邦江市區內第二座華人墓山, 1924年開山,上個世紀末還被應用著。該墓山入口處有一亭,沒標誌,但老成邦江人都知道它叫“壽山亭”,根據亭內一木制征信錄,該亭建於1969年。
        這次考察的名堂是“砂華族文化協會主催、聖錄華文學會主辦成邦江壽山亭考察”,其目的是希望能夠把此墓山的墓碑抄錄、存檔,為日後研究用途。此次的活動得到中學生的回應協助,是值得高興的。我希望通過這活動,學生對先祖的生活、習俗,與先祖在本土的足跡有初步與實際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有助於加深他們對鄉土的觀念、對族群的認同,並培養他們的人
文氣息。






       
圖一:在总墓前集体以馨香向先祖致意

圖二:深入墓山前,先与大自然、先祖打招呼,林恬仪同学为总墓土地点烛
圖三:抢救记忆-郑瑞杰同学正抄录木制碑铭残存的文字
圖四:张哓晶同学在丛草中寻找过去 


圖五:吴诰赐在墓前為同學讲解
 


        以下是部分參加考察學生的感言:
林恬儀:
       “走走墓山,看看過去”,義山蘊含了豐富的文化精髓。這次我參加了由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主催的義山考察活動,讓我認識了斯鎮的歷史文化及先輩們用血汗開拓及建立了這一個城鎮-斯裏阿曼。在還未考察前,我滿懷期待又不乏忐忑之心。總擔心此造訪會打擾先人寧靜的休憩。但是,我還是硬著頭皮完成了我身為一名“考察員”的使命。我們被分為幾個小組後,便到被“指派”的墓區進行考察活動。我們都有些不安,畢竟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這種考察工作。有些墓碑字跡已含糊不清了,令人感慨萬千。歲月可洗滌墓碑字跡,卻洗不掉我們緬懷祖先之念。所謂“知恩要圖報,飲水要思源”,我們應珍惜祖先留下的點點滴滴,不要成為一個忘恩負義之徒。我們拜訪了五十座古跡後,便“集體罷工”,我們的考察活動也告一段落了。我很開心能夠參與這項活動。希望我們能再次進行這類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能夠追朔祖先們輝煌的過去。
張曉晶:
        我十分感謝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副秘書吳誥賜老師和聖華導師吳誥豐老師給了我這個參加義山考察的機會。起初,我以為考察義山是一件恐怖的事。然而,經過老師們的詳細解釋後,我才發現考古義山是一件很有趣且有意義的事。我也很慶倖自己有機會參與這個有意義的活動。我一共“研究”了六十個墓碑。我從中發現墓碑分為兩種,那就是石碑和木碑的。另一方面,我也發現許多祖先們從前都是三妻四妾的。這次的義山考察不但讓我更加瞭解華人的文化傳統,也讓我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經驗。我也很感激我的同伴們能夠一起合作完成這次的義山考察。
鄭瑞傑:
        我很榮幸能夠參與這次的義山考察活動。對我而言,這項活動讓我們擁有發掘華人歷史、文化以及藝術的“潛力”。參加了這項活動後,我對華祖的歷史,發展以及文化的印象又刷了新的一頁。放眼望去,一座座聳立的墓碑,仿佛看到了前輩們努力漂洋過海來到斯省紮根的過去和對斯省所作出的貢獻。先人們刻苦耐勞的精神值得我們欽佩和成為我們學習的典範。最後,我很感謝這項活動,因為它讓我能更深入探討華族的歷史。我也希望這項有意義的活動能被繼續發揚光大。
張寶玲:
        很開心能參與這次的義山考察活動。能為保留及傳承華族文化歷史出一份力,是我們這些後生晚輩的榮幸。起初只是覺得這活動很特別、很有趣,在得知考察目的是為了瞭解和搶救華族文化歷史後,我參加此考察活動的欲望就更加強烈了。在這項活動中,我們不只見識到從古流傳至今的華族墓碑雕刻藝術,也瞭解到先人的原鄉和婚姻生活。過程中我們發現好幾個較特別的墓碑,如:伊班友族的墓碑,設計頗為獨特的墓碑,疑是洋人之墓的墓碑,小孩之墓等等。此外,我們還發現已年久失修及無人祭拜的墓,有些甚至連墓碑都不見了,見了心中難免覺得淒涼。雖然有點累,被太陽曬得汗流浹背,但卻讓我們這些後生晚輩們深刻的體會到先人的艱辛及瞭解傳承的意義和重要性。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經驗。
張碧沁:
        首先很感謝吳誥賜先生及聖華給予我如此珍貴的機會參加這次墓山考察活動。當初一開始獲知這個活動時就立刻報名參加,也很萬分期待活動的到來,因為對於中學生這絕對是非常稀有的機會能去探討一座義山。我與朋友也在活動到來之前已獲知不少關於早期斯裏阿曼先人歷史,也在吳誥賜先生的講解下領悟到了一座墓碑所能帶來的無限歷史文化背景及其意義。也因如此,更使我對這次活動抱以更大的期待及抱負。活動中,我們被分組探討不同領域的義山,我們這一組所探討的義山領域有很多是木制墓碑的,所謂的木制墓碑也表示是年代較久遠的墓碑,也是最需要仔細探討以獲得寶貴資料的墓碑。無奈我們看見有許多木料墓碑旁都是雜草叢生,更有木制墓碑是倒下的,似無人祭拜的墓碑,我們必須“翻開”雜草及“對抗”螞蟻才能探討墓碑上的字。而墓碑上的字也因經過風吹雨打而逐漸消失,我與其他二人組員也只好用粉筆拓出字跡形狀,及秉著“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道理,利用三人“過人”的想像力去猜測墓碑上的字,但往往三人的答案都是相異的,結果就會出現三人都呆蹲在墓碑前傻傻看著墓碑好久好久的畫面,就為了看誰能先把墓碑上的字給猜了出來。活動時間結束後,我們那一組的進度是最慢的,為此我深感愧疚及遺憾,因為我們那一組的墓山領域還有好多好多木料墓碑還沒被探討。這次活動讓我深刻領悟到華族先賢對於華族歷史文化的傳承意義。這將會是一個我非常珍惜的寶貴經驗。
賴瑋歆:
       生為華裔子弟的一分子,可以參加這次的義山考察活動,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因為通過這個活動, 我們將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知識。正當我們正在進行這活動時,我們發現了有幾座墓碑和大家以往所看見的完全不同。其中包括了小孩的墓碑, 及在華人義山稀有的友族同胞墓碑等。從帶領我們的砂文化學會副秘書口中得知,原來大家可以從墓碑的製造材料上清楚的知道先人們當時的家庭背景,甚至是經濟狀況。打個比方, 如其墓碑是以木材所製造而成的, 就可證明當時先人們的生活較辛苦及貧窮; 但若其墓碑是以磚塊製造而花樣較多的, 那就表示其先人生前的生活是屬於較富裕及舒服的。其實,這一次活動的目的不止是為了讓大家瞭解到先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是為了可以把祖先們在墓碑上富有意義和紀念性的文字記錄下來,以便在經過歲月的摧殘後,仍然可以被記載在社會的歷史上,像一把聖火永遠在晚輩的心中燃燒著,永不熄滅。當然, 經過此富有意義的活動後, 大家可以更加瞭解傳承的重要性。對於祖先們生前的教誨, 抱著一顆赤子之心,及追遠的精神。祖先們生前的教誨, 就像是日後生活中所需的陽光, 照耀著生為華裔子弟的我們, 讓我們在傳承文化的道路上, 增加多一份力量, 給於多一份鼓勵。那教誨, 是把聖火, 願生為華裔子弟的你我, 努力的傳遞下去, 生生不息。
沈文凱:
       能夠跟隨吳誥賜老師到義山考察讓我感到雀躍萬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經過老師的解說後,我們對於義山裏的一切事物更加瞭若指掌。義山裏盡顯陰森和寧靜。即便如此,我和我的組員們還是毫不畏懼地進行義山考察活動。通過考察,我得知墓碑上文字的格式,意義,歷史以及製作材料。這些都因人而異。此外,從義山的高處望向斯城的同時,我們都有種說不出的驕傲,我們都為我們祖先們的付出而感到自豪。我感到十分高興因為通過這次的考察,我不止能夠瞭解華裔祖先在斯城所做出的貢獻,也得知了我們華族永垂不朽的傳統文化。
吳誥豐老師:
       這樣的一座山毫不起眼,既沒有桃源仙境,有時還雜草叢生,夜晚時更是陰森恐怖。白天過路者不會無聊的多看幾眼。黑夜趕路者更顯得匆匆忙忙。斯人不多看,遊客也罷,大家似乎都有共識:這樣的山比比皆是,處處可見,何必多此一視。今天托學生‘年輕鄉土情’之念,文化協會之催,十六位家長之賜,來此一遊,讓我大開眼界。
       ‘百聞不如一遊’,經一個早上穿梭於 ‘古跡’ 與默默‘考古’後, 我們這群八、九字輩對這常被忽略的小城有了全新的詮釋。斯裏阿曼-和平之鄉,這個古老鄉鎮於1864年由英軍蓋了一所愛麗絲堡後,現有文獻幾乎偏向歌頌英人的豐功偉績。然而,歷史背後到底還隱藏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的故事呢?唯獨英人力量就可瞬間打造這座城?以當時資源頗為缺乏之下,如何成就這事業呢?從沈大孫墓碑被發現後,我更深信華裔祖先比英人更早抵達斯鎮,因而故事應該更回溯既往。只是當時的時空背境,致使先輩們披荊斬棘只為三餐,而讓歷史空白了。
        如今,咱們只能從義山遺留下的蛛絲馬跡來揣摩當時斯鎮的部分面貌。掀開義山的神秘面紗,此山已不再是座“山”而已。這座山記載著咱們祖先滴過的辛酸血汗,這一切太珍貴了!
結語
        這項活動的成功舉行,特別要感謝該校校長的支持及華文學會導師吳誥豐的配合。其實,早在1997年,當我與朋友們完成成邦江最早的華人墓山—新巴務華人墓山的考察工作後,並在2004年通過順興公會舉辦110周年紀念時主辦的“順興110行”走走古跡活動後,我就一直想帶些年青人一起進行類似的工作。這個心願總算在2009年勞動節當天實現,對我來說是值得歡喜。
       閱讀同學們的感言,更是一項高興的經驗。他們寫的都是積極的、充滿魄氣的,對我來說是充電。過去,文協辦了10多次的墓山與古跡考察,都是老幹部在進行,往往我是最年幼的參與者,這次我卻是最年長。文協的考查已記載在今年初出版的《四月鄉土》一書中。
為了進行這活動,我在4月6日就為學生辦了彙報,主要讓他們有基本的技能及心理準備,彙報會上也放映了李永球的紀錄片“Baba球”,出席者有20多名。彙報會上,學生們互動很好。
我們明白,在現實中,這16條好漢及好妞們,日後全力投入文史工作的機會是不大,但是從他們的感言中可觀察到參與對他們的意義。近日我閱讀臺灣社會運動的兩本書:《大家來寫村史》、《村史運動的萌芽》。此二書讓我明白了參與與不斷的工作就是促進民主的動力,這考察何嘗不是一場大運動的萌芽,更甚回應當今國內中學歷史課本內容偏差的嘗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