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專題報導:“邁向包容的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學術研討會


由華社研究中心、華總馬來西亞思想興革協調委員會聯辦“邁向包容的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學術研討會於2010717(星期六)假吉隆坡聯邦大酒店舉行。本會作為東馬區砂拉越州的受邀及論文提呈單位,由會長蔡雄基帶領三名成員出席了是項會議。
                                                                                                                                                        
    
文協成員與著名華人研究學者王賡武教授(中間)合影
會長蔡雄基在會上發言
會議由首相署部長許子根博士主持開幕及致詞。國際著名華人研究學者王賡武教授受邀發表《馬來西亞組織文化與華人》精闢主題演講。這項研討會議旨在檢視和彰顯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中“非主流”社群多姿多彩的歷史、文化、教育、社會、宗教等面貌,以透徹了解其價值及獨特性,促進華社內部緊密聯結和互動,俾使華社整體成為一個緊密的社群、進而促使國家邁向全民和諧與團結。
共有下列六篇論文在當天會上提呈:
1.      沙巴華人:轉變中群體/黃子堅博士
2.      邁向包容的馬來西亞華人社會: 一個砂拉越人的觀點/蔡雄基
3.      馬來西亞受英文教育的華人/李錦興博士
4.      華裔回教徒/王樂麗博士
5.      馬來西亞華人基督教徒/陳金獅
6.      土生華人:另一種類別華人/李賜金副教授
本會也在會場展出本會簡介、砂拉越華人歷史及出版品等資料。


來賓在參觀本會出版品

會長講稿全文:
邁向包容的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一個砂拉越人的觀點
                                               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會長
                                                               蔡雄基
一、前言

砂拉越地處婆羅洲島西北部,面積約125,000平方公里,是馬來西亞聯合邦最大的州屬。根據2008年統計,砂人口大約為245萬,其中華族作為第二大族群,約佔人口的25%,僅次於伊班族。歷史上砂拉越是屬於汶萊的領地,1841年,英國冒險家詹姆士‧布洛克(James Brooke)自汶萊取得當時範圍僅是現今砂拉越河及部份砂隆河地區,建立了拉者王朝。隨後白人統治者逐步將領土擴張至汶萊所管轄的其他地區,到了十九世紀末,現今砂拉越版圖,基本上己告確立。1946年二戰後,第三代拉者維納‧布洛克(Vyner Brooke)將砂拉越讓渡給英國成為殖民地,一直到了1963年,砂拉越才透過與馬來亞半島、星加坡及北婆羅洲(沙巴)共組馬來西亞聯合邦而取得獨立。
砂拉越獨特的歷史背景,加以人文地理環境的差異,使它成為馬來西亞地位較為特殊的一個州屬。生活在砂拉越的華人,在這種背景下, 是否會感覺本身在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中,遭受邊緣化或被視為“非主流”;在促進大馬華社整體凝集及互動交流的過程當中,砂拉越華人將如何扮演他們的角色?
本文主要將以砂拉越華人的觀點,結合長期作為一個社團工作者的觀察所得,嘗試剖析砂拉越華人在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中的自我定位,以及對東西兩地華社關係所持的看法。

二、砂拉越華人的移民背景及社會形態

中國與婆羅洲島,包括現今砂拉越部份的接觸,根據考古發掘,可能可以以推溯到隋唐時期;至於華人遷移砂拉越定居,有文獻可稽大約是在1830年代,當時受到砂拉越汶萊土酋的邀請,西婆羅洲地區的客家人開始到砂拉越河上游石隆門一帶開採礦物。詹姆士‧布洛克建立拉者王朝後,閩、潮人士也從新加坡等地湧至砂拉越從事商業活動。與西馬不同,砂拉越華人的移民形態,並未出現像馬來半島那種的“契約勞工”類型,除了最早以公司組織到來開採礦物的客家人,閩、潮社群大部份都是零星到來,主要還是經親屬聯繫從中促成;20世紀初到來砂拉越中區的數批福州、廣東及興化集體移民,雖是與拉者簽約而引入的農工,但都得到如給予耕地及提供其他生活設施等較優厚的待遇。在社會形態方面與馬來半島比較,早期砂拉越華人社會結構顯得較為單純,方言幫派主義雖也存在,但不致形成過於嚴密的壁壘;人口的稀少,散佈範園較廣,使華人長期來都生活在相對其他州屬而言,一種比較簡單、安穩的生活環境。最早的移民社會,社會階層主要是由商、工、農組成,並無如星加坡、半島那樣在某個時期曾出現一段文人南來熱潮,給予華人社會注入一股新興的力量或形成另一種的社會階層。
華人被拉者王朝視為是開拓砂拉越經濟的重要力量。砂拉越鄉鎮,大部份都是經由華人開拓而成,在拉者王朝及英殖民時期,城市的商業活動,鄉區的土產交易,以及橡膠及胡椒經濟作物生產,基本上都掌握在華人手中。獨立後至近期,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固然改變了華人在經濟領域的原有地位,但砂拉越華人作為州內經濟建設最主要力量,卻屹然不變。各族人口結構的相互平衡及文化的多元性,使華族在砂拉越享有更多的權益,族群關係的和諧;也使他們較少感受到外來的壓迫。
在近180年的歷史演進當中, 砂拉越的華人形成了一個既保存了華人文化傳統,又具有砂拉越地方特色的社群。

三、大馬華社整體概念下的砂拉越華人
1.  徘徊在主流與非主流之間
    屬於主流的馬來西亞華人,經常是那些被詮釋為接受華文教育,扎根於傳統價值,風俗習慣和思想信仰的一群;以別於非華文教育,信仰基督教與伊斯蘭教或娘惹與峇峇社群。這種主要以文化特質作為取向的劃分標準,如果放置在砂拉越華人身上,則大部份的砂拉越華人應被歸納為主流範圍;事實卻不然,許多砂拉越華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在馬來西亞華社這個整體概念下,他們經常無法感覺到一種應有歸屬感。這種被邊緣化的感覺,使他們難以為自己找到的一個適當的定位,更無法將自己隨意歸類為大馬華社的主流。持平的說,這種現像的形成,實無法單獨歸咎於任何一方,而必須從多方面的角度來加以剖析。
從地理及歷史的角度來看,砂拉越位於東南亞的主要航道馬六甲海峽以外,相對於馬來半島而言,可以說是邊陲之地,砂拉越所有對外的聯繫,在早期都必須通過新加坡作為中間站,獨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則轉由吉隆坡來取代;這使到他們從一開始即無法在本區域的事務中扮演較吃重的角色;地理位置的偏遠,無疑的也使移民至砂拉越的華人數目極其有限,因而無法產生重大的影響作用。另外,拉者王朝的統治背景,砂拉越的族群結構及人文環境,也都影響了砂拉越華人的思考模式。從歷史上看,砂拉越在1963年才參與共組馬來西亞,而半島各州早在1957年就結合成為一個新的國家;即使在此之前它們也早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並已嘗試從一個整體的角度思考問題;反觀,砂拉越人民的歷史經驗多來自者王朝統治,短暫17年的英殖民統治並未能讓他們與半島更緊密的聯結。馬來西亞成立後,儘管政治上的統合似乎讓兩地華人組成一個整體,但西馬華社所掌握的各種優越條件及資源,以及歷史上的傳統地位,使他們理所當然成為華社的主流;許多事物都是以從西馬的視角來看待,以西馬的方式來處理;結果反而更進一步顯凸砂拉越華人的獨特性。另外,砂、沙兩州根據立國特殊條款所給予自治權,多少延續了原有的差異;聯邦政府雖然力求加速統合的步伐,但本質上大家還是在想和注意不同的東西。砂拉越華人向來關懷州內政治多於全國政治,除非有關課題會對他們產生直接影響,例如族群文化及教育政策;大部份時候他們對西馬方面的關注並不太多,反過來看亦是如此。在政治上,代表華族的砂拉越人民聯合黨也經常強調其本土意識,以鞏固其代表砂拉越華人的正當性。長期對東馬建設的忽視也加深了東馬人, 包括華社對西馬的疏離感,從中讓他們更加感覺自己被排除在主流之外。有趣的是,即使在文學方面,砂華文學的獨特性也經常被加以強調,以別於主要以西馬華文文學作為陳述對象的馬華文學。這其實都是一種抗拒被邊緣化的間接表述。砂拉越華人在處理與西馬同胞關係的被動性及與西馬地形隔膜,使他們更加無法打破長期存在的藩籬。雖然經常會申訴自己不在主流之內,但矛盾的是砂拉越華人在某些時候,似乎也會出現一種奇特的優越感,尤其是在語文使用權利及族群平等方面,他們總覺得砂拉越確實要比西馬“進步”得多。
西馬華人的對砂拉越同胞所持的看法,筆者不能越俎代庖,妄加評論,但就筆者個人初步觀察,西馬人在討論問題,如果不是習慣性的認定他們的看法應當也是東馬同胞的看法;即是經常在無意識間忘記了在彼岸還有一些可能希望表達與他們不同意見的人。較趨於一體化的西馬華社,傳統上掌握了對華人事務的主導權,許多關係華人命運的重大事件,包括1930年代末的籌賑抗日運動,獨立後的華教運動,都是以半島華社(當時包括了星加坡)作為先導; 對於東馬華社而言,大部份的時間,他們扮演的都是響應者的角色。西馬人對砂拉越歷史及人文地理的認知不足,或許也是讓砂拉越華人深感被排除於主流外的一個要因,許多到西馬去的砂拉越華人都有共同經驗,他們經常會碰到一些西馬同胞好奇的詢問:你們砂拉越還有人住在樹上嗎?到那裡旅遊會不會被獵取人頭,有沒有好的酒店投宿?這種看似關切的詢問,卻顯示西馬人仍把砂拉越視為一個落後邊陲之地,保留了早年下的那種刻板印象;甚至連電台、電視台在作報導時,對東馬的地理名詞或位置出現混淆錯置,也是常見的事。至於大马主流華文报章虽多为东马人所有,但是依舊不能打破以半岛为主的报道方式,以致,最終難免讓人作出這樣一個結論:確實,砂拉越華人並未身處在大馬華社的主流之內。

2. 從交流促進了解,以包容消除藩籬
回到這次研討會主要目標:“促進華社整體內部緊密聯結和互動,俾使華社整體成為一個緊密社群,進而促使國家邁向全民和諧與團結”。就消除主流與非主流之藩籬,以達致上述目標,鑒於多種背景因素依然存在,不容易一蹴而成,但仍然值得我們去共同努力。
隨著交通的便利,砂拉越人到半島升學、就業或旅遊,已日益增多,無形中也擴大了兩地華社更頻繁的交往。年輕一代沒有歷史的包袱,或許更容易以大馬華人自居;而越來越多砂拉越人在西馬的嶄露頭角,固然, 讓我們看到兩地華人距離的進一步拉進,但事實應當是個別砂拉越人被融入當地社會,而非真正擺脫邊緣化,更大的期待應該是看到兩地華人進行廣泛的雙向交往及合作。近年來,兩地華人社團更緊密的聯繫,加強了解,即是一個好的現像。砂拉越華人,不應滿足於在全國性華人社團領導層中,像以往一樣僅被提供東馬的固打配額,反之,應當採取更積極的態度去爭取發言權,擴大對全國華人事務的參與,以加強影響力;西馬華人則應當以一種更開放的觀念去看待砂拉越華人的獨特性,了解砂拉越的歷史, 並且在大馬華人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上,給予砂拉越華人更多的發言權。

四、結語

這篇短文,並無法為今天筆者所要談的議題提供完整的答案,誠如前言所提到,本文的論點主要是結合筆者長期活動於華人社團的自身體驗及觀察所得,以及一些發表於報章書刊中的相關論點,並非嚴格的學術探討。筆者亦不期望個人的初步觀察,能獲得大部份的人同意,但卻希望能起拋磚引玉之作用,讓更多人能針對這個課題進行交流,以打破彼此思想的藩籬,或許這亦是另一種方式,讓我們共同努力去達致研討會所欲達致的目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書目:

陳約翰 砂拉越華人史 台北:正中書局, 74年。
黃順柳譯 砂拉越鄉鎮華人先驅 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3
田英成 砂拉越華族社會結構與形態 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    
       1991
田英成 砂拉越華人社會變遷 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9
Craig A. Lockard, Chinese Immigration and Society in Sarawak 1868-1917  Sibu: Sarawak Chi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2003
Craig A. Lockard, Chinese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SarawakHistorical Essays Sibu: Sarawak Chi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2009
砂華文化研討會報告書 詩巫:砂華文化研討會籌委會 1991
第五屆砂拉越華族文化研討會‧會議冊  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研討會 20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