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專題報導:藍波懷舊散文評讀會”



       本會文學組於2009年9月5日(星期六)2時30分在會所2 樓賢英會議廰舉辦了“尋找不達大-藍波懷舊散文評讀會”。
       有關評讀會集中評讀了藍波著作《尋找不達大》第2輯中的懷舊散文。這些篇章都是以作者的故鄉─木膠作為寫作背景;透過對木膠年少生活的追憶,反映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摯情感;以及對城鎮發展給木膠帶來的環境變遷所產生的哀思。
       評讀會由資深文學工作者黃國寶擔任主要評讀人(講稿附後),文學組副主任楊詒芳擔任主持人。之後,出席文友也對藍波的散文篇章及創作動機展開了熱烈討論。
       藍波(本名沈若波),1970年代初開始寫作,擅長於詩歌及散文創作,其作品曾獲得國內外多個文學獎項。藍波曾擔任詩巫中華文藝社主席、秘書等職。主編過文藝社副刊〈文苑〉及星座詩社副刊〈田〉 現仍為該社及古晉星座詩巫社社員。著有詩集《蝶變》及《尋找不達大》(吉隆玻‧大將出版社,2008)。
      上圖:評讀會正進行中.
      下圖:前排左二起為文學組主任黃生光、 文協會長   蔡雄基、副主任楊詒芳、黃國寶


                                                                                                                    
附件 :黃國寶講全文


淺談藍波“尋找不達大”一書中的第二輯《木膠情愫》

                                                                   /黃國寶
    說故鄉、說故鄉人、說故鄉事,這都是內涵豐富、飽涵情感的話題。藍波在人和事以外,也說了故鄉的吃,把感情的話題加上食欲,但卻從食物中聊起人和事。
    這部書的名字“尋找不達大”。從書名,藍波已清楚的告訴讀者,他在是尋找故鄉的慰籍。不達大(buah dada)即是乳房,他寓意此中。木膠明明存在著,那他是在尋找什麼呢?那是他兒時、童年,直至他舉家搬離木膠之前的木膠,也是他夢縈的故鄉。童年,如他所言,除了物資上的匱乏以外,他是快樂的。他有阿嬤、母親、阿姨的呵護,還有小小潮州聚落鄰里的關愛。童年的玩伴、小漁村的地方上傳說、觀察蟲魚花草的怡然自得,他的童年很充實並不寂寞。
    如果藍波從未離開木膠,他也可能寫出這些作品,那是因為沒有了距離,無論是時間或者空間的距離,他就不能以和著濃濃鄉愁的感情,從字裏行間去追述他遠去童年印象裏的木膠,那個木膠已經湮遠。隨著地方上的發展,城市化使過去的幽靜鄉村變成繁忙的市鎮,當年的許多地標建築,也讓位給現代化的新建設,木膠自是不能倖免。藍波再踏足木膠,想要看看他當年熟悉的菜園,通往兒時馬蘭諾玩伴家的木橋,鄰居家的那株不達大樹。。。。。都不見了。
    正如藍波的自序所言 “至於故鄉,孕育我童年的舊木膠,已在兩次大火中毀容,淬成灰燼。。。。。對我而言已是一個陌生的環境,無法適應。消逝了的許多景觀無可供我回憶,我只有從記憶的存檔中,一一載下童年的經歷與情事。。。。。”
    很多散文,寫的都是回憶,寫故鄉食物的作品更是連篇累牘。藍波七歲離鄉,童年吃過的食物,他僅能憑味覺去記憶。鄉愁經由食物而真確起來,變成似乎可以摸觸得著的東西、可以在口中品嘗的味道。
   《魚是故鄉鮮》的‘遮馬’魚;《阿嬤的半蒸煮》他從阿嫲學來廚藝;《尋找一棵不達大》的不達大果實他童年的零食;《先聲戲院》一串兩角錢的醃辣魷魚、一串五粒賣一角香甜清脆多汁的蓮霧。雖然我們挑了這部共有三輯的書其中的一輯作為閱讀和討論的對象,這部份卻是最為厚實的,無論是情感的宣洩或文字的記述。《爽坐單程車》的Boxen;《紅包硬幣兩角》,到今天那兩角硬幣藍波還存著。《尋找一座墳》,他祖父在詩巫去世,據稱葬在武吉立麻。他後來到詩巫工作竟托人帶著他在亂葬崗似的墳場找祖父的墳等篇章都非常感人。
    這一輯的每篇作品都濃濃的沾上鄉愁。懷人感事都讓人讀來不勝唏噓!木膠這片土地給藍波帶來太多的文學創作資源和靈感。藍波強烈的的環保意識和悲天憫人的天性也在作品中展露無遺。
年前辭世的臺灣台獨作家葉石濤說:沒有土地就沒有文學,誠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